7
 
运行管理
7.2 运行管理制度
 
 
实验室有核心技术人员13人,管理人员3人,此外还有大量技术维护流动人员,运行与管理人员配备到位,能够保障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行及日常事务及时处理。
 
长期以来,实验室坚持“打造卓越执行力团队,共创合作与互赢平台”的团队建设理念,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紧密围绕实验室的学科方向,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为主线,积极承担重大课题,内部有完备管理制度和创新机制,跟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不断完善,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规范管理、高效运行。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由1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包括审议实验室的目标和研究方向等。学术委员会议每年与本室的年度学术会议一起召开,各位委员还通过参加职工岗位聘任答辩、课题评审验收、研究生论文答辩等方式,深入实验室工作。
 
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设有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由室务会决策,由办公室负责落实,并将决定结果全室公开。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原则为“支撑和服务”,即有力支撑本室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并对科研人员工作中的各项需求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科研助理和行政助理负责相关学术会议组织、日常内部沟通、版面费报销和相关宣传等事务。文件通知、人员信息、项目、合作交流、科研成果、各类档案等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实验室非常注重内部沟通,利用fingerpass.net.cn内部邮箱协同管理,保证全体师生对实验室的各项动态,科研资源与最新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跟进和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沟通效率。同时,由专人负责的paperlist制度也依托内部协同管理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Paperlist是实验室的“编年手册”,所有的学术活动,包括在研与结题的科研项目,人员来访,讲座会议,文章发表等等都在paperlist上归档记录,及时更新,保证随时对实验室科研动态有准确全方位的了解。
 
在制度创新上,实验室也进行了尝试。为了树立模范,激励全体成员爱岗敬业,踏实创新,实验室自2011年开始年度评优,每年评选一次,并定期召开实验室总结表彰大会,隆重颁奖,奖励先进,鼓励大家学优争先,踊跃承担公共事务,积极为实验室服务。同时,实验室为研究生设立了四个专项奖,即最佳进步奖、最佳服务奖、最佳医学应用奖和最佳实习奖。最佳进步奖主要用于奖励在学术上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最佳服务奖主要用于奖励积极为实验室公共事务服务的研究生,最佳医学应用奖主要用于奖励在医学临床应用上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最佳实习奖主要用于奖励在实验室实习期间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每学年评选一次,获奖名牌悬挂在实验室内显著位置,该奖项认知度逐年提升。
 
此外,引入信息化管理方法,启用智能网络管理平台对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实验材料从源头采购到实验使用,到垃圾回收,全链条可追踪;实现专业设备的系统管理和在线预约使用,同时对301医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开展设备共享,设备平均共享率达30%;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建立并完善实验室科研经费使用5级审批制度,使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到责任明确消除隐患。
 

实验室公共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相关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文章版面费、开放课题等学术活动。实验室科研气氛浓厚,注重学风建设,崇尚学术进取。特别的针对实验室青年骨干,建立青年论坛,邀请优青、北京市科技新星获得者等领域内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实验室开展讲座,并就论文写作、科研经费使用等热点问题组织了专项讲座和讨论。引起了实验室内部互相学习、协同合作的热潮。无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发生,学术风气端正且严谨。